一、需降低预聚体黏度
	(1)优选预聚体的合成温度;
	(2)将多元醇加入到异氰酸酯中;
	(3)增加搅拌;
	(4)控制反应速度到较慢的程度;
	(5)使用正确的催化剂;
	(6)严格控制原料中的水分含量,水分的含量应低于0.05%;
	(7)制备预聚体时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。
	
二、变黄问题
	(1)添加使用抗氧剂或紫外线稳定剂;
	(2)使用脂肪族异氰酸酯。
	
三、NCO比理论值低
	(1)有水进入反应体系;
	(2)比例不对;
	(3)异氰酸酯有损失;
	(4)碱性造成的副反应
	
四、NCO比理论值高
	(1)反应时间太短;
	(2)催化剂用量不足或催化剂不适当;
	(3)反应温度太低;
	(4)比例不对
	
五、气泡产生原因
	(1)水进入反应体系;
	(2)脱气不完全;
	(3)混合搅拌不合适;
	(4)在浇注时卷入气泡
	
六、如何干燥主要原材料
	(1)将多元醇放入高温、真空、搅拌、具有震动的设备中干燥;
	(2)鼓干燥氮气干燥
	
七、反应速度太快
	(1)碱性太高;
	(2)催化剂量太多;
	(3)提高温度太快(每增长10摄氏度,釜中寿命缩短2倍)
	
八、反应速度太慢
	(1)催化剂量不足;
	(2)反应温度太低。
	
九、提高耐磨性
	(1)使用适当的主要原材料,特别是硬段材料;
	(2)使用Teflon添加剂。
	
十、提高低温柔顺性
	(1)使用较高分子量的聚醚多元醇代替聚脂多元醇;
	(2)使用PTMEG代替PPG。
	
十一、提高耐高温性能
	(1)使用高性能的原料成份,特别是扩链剂和异氰酸酯(如HQEE、PPDI);
	(2)使用最稳定的抗氧剂。
	 
	十二、如何提高压缩永变
	(1)使用适当的主要原材料;
	(2)使用三官能度的扩链剂;
	(3)采用较高的NCO指数;
	(4)优化混合温度;
	(5)使用三官能度异氰酸酯。
	
十三、如何减少能量吸收
	(1)使用具有线性聚合,不形成支链并形成良好硬段性能的原料。
	
十四、如何制得透明的PU
	(1)降低硬段的结晶性(合适的加工条件和/或用特殊的扩链剂);
	(2)改变NCO%;
	(3)打乱硬段有序度。
	(来源:网络)